李白被誉为“诗仙”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,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浪漫主义气息,正是李白洒脱不羁性格的写照。人们常说“字如其人”“文如其人”,这一点在李白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。李白传世书法极少,一般认为国内仅有一件,那就是藏于北京故宫的《上阳台帖》,它被评为“一级文物”,禁止出境展览。
除了《上阳台帖》,其实李白还有一件真迹存世,文物界、书法界为此吵了几十年,因为始终无法达成意见一致,所以尚不能将之于《上阳台》并列,此作就是《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》,现藏于日本。
此作纵26.4厘米、横67厘米,以行楷写就,总计11行、50字,前三行字径略大,释文为:“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。地白风色寒,雪花大如手。笑杀,不饮杯中酒。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空负头上巾,吾于尔何有。李白”
王历阳指的是王利贞,天宝十二年(753年)初冬,他以历阳县令身份宴请李白,因不会饮酒,使得李白写下这篇《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》诗。由此可见李白与王利贞交情深厚,否则不会如此开玩笑。翻阅李白诗作,就会发现他写过不止一篇调侃王利贞不饮酒的作品,比如《醉后赠王历阳》《对酒醉后赠王历阳》及这篇《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》。
据岛国史料记载,此作是李白赠给遣唐使好友的,天宝十二载(753年),被带回日本,最终被明日香宁范所得。1987年,明日香宁范特地带着此作来到中国,希望验证其为真迹,史树青和几位专家仔细研究纸张、笔法、书体等方面,一致鉴定是唐代书法真迹。
他们判断:“当是唐时遗物无疑,诚属希世之珍”。1988年,启功前往日本看展,明日香再次拿出此作请他鉴定,启功看后表示:“这件作品书法风格独特,形神两全,各个方面都体现唐代特点,时代特征明显,必是唐人妙墨,是否为李白亲笔所书,不能否认,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,单就从书法艺术看,不失为一件极精彩的唐人墨迹。”
有网友看后表示“这种个性极强、不拘小节的字,也就李白能写得出来!”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《李太白诗集注》卷三十六记载“太白书得无法之法”,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的字极为自然,没有拘泥成法。
此作“嘲王历阳不肯饮酒”八字是楷书,又都带有浓重的隶笔。诗中四十字同样楷中带隶,笔画稚拙古朴,结字舒朗开张,墨色的浓淡对比十分鲜明。书写时李白没有刻意做作,但字体竟如此变化多端,昭示李白的书风确是无法之法。
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