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栏的话配资平台股票开户
铁马金戈俱寂,宫阙巍峨成土,却总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时空,让天下英杰不以山海为远,不以族别为界,共赴山河之约。
草原可汗帐中或有汉家谋士灯下画策,中原王朝殿前亦见鲜卑、契丹、女真名臣躬身献谋。北魏孝文帝与汉臣共推均田,辽朝耶律楚材以儒典定国本,元世祖倚刘秉忠定大都之制,清康熙与张廷玉共纂古今图书——庙堂之高,从来是天下人的庙堂。
山河呼唤,英雄从不问来处;盛世将启,人心自能越关山。四海共绘者,方为九州。道中华推出 《同心铸中华》栏目,为您讲述那些超越族裔的君臣际遇,重温天下一家的智慧与情怀。
汉后元元年(公元前88年)的夏夜,林光宫烛影幢幢,穿堂风掠过汉武帝的病榻,带来一丝微凉。皇帝蜷卧于深宫,昔年叱咤风云的躯壳已被岁月蛀空。
侍中仆射马何罗正踏着阴影潜行。他曾在巫蛊之祸中侥幸逃脱,此刻黑衣之下的利刃紧贴胸膛,每一次心跳都撞击着积年的怨愤。他的脚步比往常更急,衣袂带起的微风惊动了廊下的宫灯——这一丝紊乱,没有逃过金日磾的耳目。
金日磾悄然紧随,就在马何罗的手触及殿门的刹那,他突然暴起,铁臂如钳般箍住对方。“马何罗反!”呼喝声瞬间划破了林光宫夜晚的宁静。
展开剩余87%▲马何罗行刺(AI制图)
闻讯而来的侍卫一拥而上将马何罗制服。汉武帝自病榻惊起时,烛台已倾,残烛泪尽。一场弑君之祸消弭于无形,唯有檐下铁马在夜风中铮铮作响。
金日磾——这个名字本身,就带着胡腔牧韵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他曾是霍去病擒获的一名匈奴战俘,后来竟一路做到托孤重臣。 他究竟如何跨越身份的沟壑、冲破猜疑的桎梏,最终一飞冲天的呢?
(一)从“弼马温”起步的匈奴王子
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,出身河西走廊的匈奴王族。公元前121年,霍去病两度西征,大败匈奴,连休屠王祭天的金像也被汉军缴获。单于震怒欲追责,休屠王与浑邪王因畏惧而降汉。
▲休屠王的影视形象(图片来源:影视剧照)
然而,休屠王暗自盘算己部兵力未损,单于未必会施以重罚,行至半途竟突然反悔。浑邪王当机立断,斩杀了动摇的休屠王,率领四万余部众归降大汉。汉武帝厚待降军,封浑邪王为列侯。
年仅14岁的金日磾,却因父亲之死瞬间失去依靠。他牵着母亲的衣角,带着幼弟,跟随浑邪王的队伍踏入中原,从此由匈奴王子沦为汉宫中的养马奴,被安置于黄门署照料马匹,命运的骤变仿佛只在一夜之间。
金日磾正是以此身份——一位归附的匈奴王子,走入中原,开启了他传奇的后半生。汉武帝因曾缴获休屠部祭天金人,特赐他姓“金”。这便是金日磾(Jīn Mìdī)名字的由来。
从王子到养马奴,陷入谷底的金日磾却并未沉沦。他终日与马为伴,悉心照料每一匹骏马。出身草原的天性,加上他的格外用心,使他所养的马匹毛色光亮、体态雄健。
一日,汉武帝携后宫嫔妃一行前来检阅马匹。众养马奴低头牵马,不少人忍不住偷偷抬眼,窥望天子的威仪与嫔妃的美艳。唯有金日磾迥然不同——他身形高大挺拔,目光沉静向前,仍带着草原王子的风范,手中所牵的骏马格外神骏,蹄声清亮。
汉武帝一眼便注意到这个不凡的年轻人。他抬手召至御前,问及马政牧养之事。金日磾言语从容、条理清晰。皇帝大为欣赏,当日便特赐他沐浴更衣,擢升为马监。 这名落魄的王子,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。
▲金日磾与汉武帝(AI制图)
有了天子的赏识,金日磾从此平步青云。短短几年,他被提为侍中,又被擢升驸马都尉。一些大臣和权贵忌妒,向汉武帝抱怨道:“陛下妄得一胡儿,反贵重之!”皇帝听了不以为然,反而更加厚待金日磾。
(二)汉天子与匈奴王子的君臣际遇
汉武帝对金日磾的宠信爱屋及乌,甚至延及他的两个儿子。可惜其长子后来恃宠而骄,竟在宫中调戏宫女。金日磾闻讯做出了一个 令朝野震惊的决定——亲手诛杀逆子。
皇帝闻讯震怒,金日磾伏地叩首,泪流满面地陈述杀子缘由。天子听他泣诉之后,也潸然泪下,既痛惜少年之死,更被金日磾的刚烈与忠诚所震撼,从此对他愈发敬重。
金日磾感念帝恩,对汉武帝始终忠心耿耿、虔敬相伴。他侍奉武帝二十余年,始终以勤谨立身,事事周全,从未有失。皇帝赏赐给他的宫女,他从不亲近。
后来金日磾更是生擒马何罗,护住了病榻上苍老的帝王,稳定住危机四伏的局面。汉武帝目睹全程,惊魂甫定,对金日磾的信赖达至顶峰。皇帝临终前,将幼主昭帝托付于金日磾, 令其与霍光等四大臣同受遗诏,成为托孤重臣。
▲茂陵雕像,从左至右分别是霍光、金日磾、汉武帝、卫青、霍去病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金日磾辅佐汉昭帝仅一年后便溘然长逝,年仅四十九岁。新帝下旨,将他安葬于武帝茂陵之侧,与卫青、霍去病比邻长眠。
三座陵墓矗立在苍茫天地间,默默讲述一个时代的金戈铁马与浩荡恩荣。卫青的沉稳、霍去病的豪迈、金日磾的谨敬—— 三位身份各异却都曾照耀汉室的人物,最终在黄土之下殊途同归。
▲金日磾墓(图片来源:茂陵博物馆公众号)
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,深谋远虑。他对待匈奴,从来不只是铁血征伐,更懂得刚柔并济、羁縻笼络。凡有匈奴降者,他往往厚待有加、委以重任。
汉武帝宠信金日磾,并非仅仅出于个人欣赏,还埋藏着更深的政治意图——他要 以儒家礼教涵化四方,以怀柔之策收拢各族,将曾经的敌人转化为守护江山的忠诚力量。
金日磾的存在本身,就是一则策略,一种示范,一场跨越族别的文明融合。
▲汉武帝与金日磾谈话(图片来源:电视剧《汉武大帝》剧照)
而金日磾对汉朝也报之以笃实谨慎、忠贞不二,用其特殊的身份,在汉匈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与融合的桥梁。他是一个时代的符号——象征了两个民族之间可能达到的理解与共融。
(三)匈奴后人写进汉家家谱
金日磾去世后,其影响并未终结。在民间, 他因曾任马监、统领养马,被尊为“马神”,俗称“马王爷”;更被奉为胡饼业的祖师,体现出汉匈饮食风俗的悄然融合。
曹操杀杨修后,一日在宫中遇见其父杨彪。见老臣形销骨立、步履蹒跚,曹操故意上前问道:“杨公为何消瘦至此?”杨彪凄怆地回答:“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”
此言一出,四周霎静。杨彪借金日磾杀子的典故,既暗责自己未能如古人般大义灭亲,又掩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。连曹操闻言,也一时默然。
▲金日磾画像(图片来源:《古圣贤像传略》)
自金日磾起, 他家族的后人踏上了一段深刻的文化认同之路。他们读儒经、习礼仪,从草原王族后裔,逐渐融为汉家世族。
汉廷也善用金日磾子孙后代的特殊身份,命其孙辈金岑接待蕃客,重孙辈金参出使匈奴——他们成了连接汉与匈奴的桥梁,既是汉臣,亦系胡裔。这种双重身份,成为沟通的纽带。
如今, 金姓为中华大姓之一,人口近五百万。源流众多,其中重要一支,正是源自金日磾。如安徽休宁珰溪金氏便自称为金日磾后裔,为明代徽州强宗大族。
▲南溪古寨又名金家村,被称为“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部落”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汉与匈奴,历史上不止有烽火连天,更有如金日磾这般——无声的融合、文化的汇流、血脉的相连。
一部中国史,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,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、发展、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。而金日磾,正是这部宏大史诗中,一颗温柔而璀璨的星。
来源:道中华配资平台股票开户
发布于:北京市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